KK体育·(中国)app官网手机版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人民日报社第一批青年采编人员驻村实践锻炼心KK体育得体会

类别:行业资讯   发布时间:2023-04-24 02:10:04   浏览:

  KK体育3月20日至4月3日,人民日报社派出第一批青年采编人员到定点帮扶县河北省滦平县开展驻村实践锻炼活动。这是贯彻落实习关于年轻干部下基层、接地气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重要举措,是加强年轻干部教育培养的一项重要工作安排。第一批驻村的10名年轻编辑记者在为期2周的驻村实践锻炼过程中,深入基层,深入生活,深入分析思考,重点把握好“看、听、问、记、思、写”六个环节,总结提炼乡村振兴发展的好典型、好经验、好做法。请随小编一道来听听他们的驻村心得体会。

  在付营子镇头道河村驻村实践锻炼的半个月时间里,我与经社部同事葛孟超以头道河村为主,奔赴5个村,走访20多户村民,考察付营子镇特色产业,深入了解当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振兴的工作实效。扎进“深水区”,观乡村“蛟龙”之变,我对践行“四力”有了更为深刻的认知。脚力是基础:我们在村头、在地里、在养猪场、在村民家,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融入到群众当中,才得以在真实生动的现场,抓住新鲜蹦跳的“活鱼”;眼力是关键:要在“乱花渐欲迷人眼”中结合大势、洞察秋毫,更加敏锐地捕捉到与中央精神紧密相关的现象;脑力是核心:用好脚力和眼力可以帮助了解当地情况,但采编人员不能被所处的环境牵着鼻子走,而是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带着主题思考,有针对性地深挖细采;笔力是落点:实践锻炼的成效要体现在稿件上。如何结合中央精神,讲好他们的故事?需要采编人员不断磨炼表达,运用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融媒体形式多维呈现,让稿件成为故事与群众之间的桥梁。

  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这次驻村实践锻炼活动带给我成长,指引我方向。深入基层,践行“四力”,我将永远在路上。

  中国农村真实的样貌怎样,基层干部工作状态如何,乡村振兴到底该怎么干,针对这些问题,我在驻村实践学习中不断观察、请教,也有了许多新的思考和感悟。

  一是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只有因地制宜、精准发力,把当地的富民产业真正搞好搞活,乡村振兴才能有不竭动力。在王营子村,一家经营有机豆制品的企业流转了400多亩土地种植双青豆,村民可以从土地流转、务工中获得更高收入。在邢家沟门村,当地用2000多亩土地大力发展珍珠油杏产业拓展村民的收入渠道,改善了村民收入。二是要注重激发基层干部的工作活力。在青石垛村,村支书对村里的一草一木如数家珍;在温家台村,村支书女承父业,费尽心血用了5年时间拓展了苍术种植和珍珠油杏产业;在付营子镇,镇干部常年吃住在办公室、学习民法典为村民解决实际问题……解决基层问题就离不开这样的基层好干部。

  时光匆匆,两周的驻村实践学习很快结束。离开头道河村的前一天,我们和当地干部一起种下了7棵珍珠油杏。带着对乡村浓浓的眷恋,怀着对村民深深的思念,接下来我一定会多关注乡村、多关注基层,深深地把自己的“根”扎在中国广袤的田野上。

  在古城川村驻村的14天,我走家串户,解民意,摸实情,了解村里基本情况,与村民拉家常,听群众说真话、实话,甚至是牢骚话、诉苦话……采访本上的字迹密密麻麻,剩下的空白页越来越少,我渐渐走进了村民之中,在得到一手采访资料的同时,也和他们交上了朋友。

  和我印象中的农村不同,为了乡村振兴,古城川村也搞起了新媒体,推广村庄亮点,擦亮自身名片,给我带来不小触动。作为一名传统纸媒编辑,以往自己对“内容为王”会更多地理解为以文字内容为王,而对多媒体呈现方式重视不够。农民搞起了新媒体,让我深刻地认识到在媒体深度融合时代,笔力的内涵正在发生深刻变化。锤炼笔力绝不仅仅只是妙笔生花,还要做到会拍照片、剪视频,写策划、脚本,当主持、导演等,练就十八般武艺,积极适应移动化、可视化趋势,尝试探索借助多媒体等新形式来丰富报道内容。

  这些天一直住在古城川村村支书家里,嫂子做得一手好菜。回到家,一进门,饭香气扑鼻,不一会儿就充满了屋子。每次外出采访,肚子饿了就会想起这种香气。这种香气包含着村民的勤劳质朴,描摹出我心中温馨的样子,也成为这段驻村经历一种特别的嗅觉记忆。

  刚到驻点的古城川村,如同欣赏一幅徐徐展开的秀美画卷,这里跟印象中的农村有着不小的差别。我心里默默想:来到建设得这么好的乡村,可得多挖些好“料”。在驻村半个月里,我听到太多平凡人物的不平凡故事。

  走访村民拉拉家常,他们口中的描述大致相同。“房屋破败、道路坑洼、垃圾遍地在几年前还是村里的常态,党员干部带头整治环境,现在的变化太大了。”“土地流转、发展‘乡村旅游+民宿产业’,我们的收入来源变多了。”“环境越来越美,生活越来越好。”质朴的话语和每个人脸上的融融笑意,让我深深感受到他们对未来生活的乐观和积极。借住在村支书苏继文家,他的手机铃声从早到晚总是响个不停,一会儿是村民有事咨询,一会儿是邻里间要求调解矛盾。尽管老是拖着倦意回家,但一谈起这份从事了30多年的村支书工作,他总语气坚定、眼里有光。20多岁的小侯是镇政府派来的包村干部,讲起自己的工作,他说时间总不够用,但好像也没忙出什么成绩,不过走在村里时,每位老乡热情的招呼都是对我们付出的最好回应。

  离开古城川的那天,春风和煦,满山杏花已经悄悄绽放。我突然意识到,乡村振兴路上,正是这一幅幅平凡的景象,讲出最伟大的变革。

  我驻点的火斗山镇孙营村很美:两层现代化村委办公楼、标准篮球场、标准垃圾处理站让整个村子整洁且具现代感,充满生机与活力。但和村民交流后得知,在过去,孙营村的环境可谓脏乱差,“刮风一身土,下雨一脚泥”,草堆、粪堆随处可见,小河沟经常泛滥。为什么孙营村在几年的时间里有这样大的变化?带着这样的疑问,我采访了孙营村党支部书记王斌,从他的讲述中,我认识到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就是要注重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一方面,村干部需要具备实干精神,要在为群众做好事、做实事上下功夫;另一方面,各种措施也要注意充分激发村民主体意识,不断增强农民获得感,这样才能汇聚起加快建设美丽乡村的强大合力。

  来到孙营村驻村蹲点,近距离观察乡村振兴的美好图景,不仅让我有机会深入探究一个村庄发展变迁的过程,写出沾泥土带露珠的新闻作品,更让我感受到基层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充足干劲和饱满热情。良好的精神状态,是做好一切工作的重要前提。始终保持干事创业的精神状态,才能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作为一名党报新闻工作者,我相信只要心怀梦想、奋勇拼搏,一步一个脚印、一棒接着一棒,定能在奋力奔跑和接续奋斗中不断书写工作的新篇章。

  同前些年相比,我驻点的孙营村有了大变化:节日文艺演出年年有,全村好儿媳、好婆婆评选活动经常办,敬老孝亲爱幼也蔚然成风。小乡村的这个大变化,是无数基层员攻坚克难,为建设美丽乡村而不懈奋斗的成果。这样的乡村文化真好!移风易俗新风尚深入人心,人在有“魂”的乡村里生活,精神饱满且充实。守好防止返贫底线,是筑牢乡村振兴的根基,有了好的兜底保障,村民不再为“一病返贫”提心吊胆,日子才更有奔头和希望。

  这两周,我以双脚丈量着村子的每一寸土地,用双眼见证了一个乡村建设发展的综合成果,我深切认识到了“乡村振兴,KK体育关键在党”的具体含义、学习到了接地气的工作方式和雷厉风行的办事态度、记住了许多植被作物的模样、见识到了村民们的热情和淳朴、体会到了基层党员干部工作的琐碎与不易......在我的脑海里,乡村的模样不再是曾经看过的文字和图片,而是变成了清晰的记忆和亲身体验的理解。

  作为一名党报新闻工作者,我必将更加坚定迈开双腿,践行“四力”,多走多看、多听多想、多问多记,常到一线、深入一线,力求写准、写对、写好,力争发现真问题、反应真实心声,努力采写出“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报道。

  刚到北山根村没两天,60多岁的村党总支书记兼村主任郭瑞民就邀请我们爬了次后山。之前知道郭大爷爱爬山,但这座后山,他也有年头没爬了。为什么初次见面,选择带我们爬这座山?我起初非常不解。我驻村的房东金凤侠金大娘74岁了,虽然只有初中文化水平,却写得一手好文章。过去几年,她写了一本回忆录。回忆录里,有她的成长经历,有3个孩子的故事,但篇幅最大的要数第九章《家乡巨变》。是什么原因,让金大娘有如此大的感慨?随着我在村里的深入采访和生活,以上两个问题很快有了答案——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北山根村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大幅提升,生活有了更大更远的目标。

  郭大爷带着我们艰难登上后山,是希望我们以最佳角度欣赏村子的全貌。这几年,北山根村的生态和人居环境大幅改善,把乡村旅游发展起来是郭大爷的梦想。金大娘少年时期勤学好问,成绩不错,但由于条件所限,没能在学习的道路上更进一步。但她勤劳乐观,将三个孩子都培养成大学生。现在,她感念党恩,关心国家大事,喜爱养花、健身和旅游。她说,她想把全国各地都走个遍。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乡村振兴的内涵在北山根村都能找到源头活水。这也让我深刻领悟到调查研究的重要性。

  在虎什哈镇北山根村驻村14天,我聆听村民讲述自己的奋斗史、创业史,每天被这些故事感动着。

  养殖户徐民,因为缺乏发展资金而致贫。在国家政策扶持下,他家的牛从开始的2头增至近20头,每年收入10万余元,如今装修了房子、买了货车,每天在地里、牛场来回忙碌着。村里几年前搞美丽乡村建设试点,为获得村民支持,村党总支书记兼村主任郭瑞民,带领党员和村民代表20多人,来到已经改造完成的村庄参观。当天下午回到村,郭瑞民和党员带头,率先拆除了自家违建,村民纷纷响应。在协调资金重建村中大桥、修建村级道路、加装路灯等项目建设中,县政协驻村工作队在村里一驻就是七八年,办了很多民生实事。

  在一次次走村入户中,我们为村民脱贫后的喜悦而高兴,和村民一起畅想乡村振兴的未来。在与种植户、养殖户,村辖区内企业负责人,县政协驻村工作队、村“两委”班子成员进行交流时,从一张张朴实的笑脸上,我们深深感受到脱贫群众由内而生的发展动力。在报道中,我们用文字、图片、视频记录村庄在生态、产业、人居环境等方面发生的巨大变化。

  期待更多人通过这些充满泥土气息的故事,认识北山根,来到北山根,并爱上北山根。

  半个月的驻村时间虽短,但我的收获是巨大的。如果要用一句话来总结,那就是“用真诚打动人心,用实干赢得尊重”。

  出发前,我就打定了主意:来驻村锻炼,不是来走马观花、游山玩水看风景凑热闹的,而是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实地调研,做“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扎实新闻,为国家的乡村振兴搜集可供参考的一线素材的。因此,我下定决心要和村民打成一片,要用实际行动让村民看到,人民日报的记者是村民的“自己人”。

  半个月来,我们走遍了村里大大小小的路,用自己的脚步丈量田亩的面积。除此之外,我们还和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努力和村民交朋友。在老年公寓,我们听85岁大爷范德勇讲述自己的生活是如何因为党的政策而越来越好的;在人才培训中心,我们听干部李镇讲述多年的基层工作经历如何练就了他成熟干练的处事风格;在村小学,我们听校长王帅兵讲述自己从在村小学读书到成为自己母校校长的故事……我们和村民心与心的距离,就这样渐渐拉近。

  当结束驻村要离开的时候,村党委书记范振喜拉着我的手说:“这些天你们不怕吃苦、实地调研、走访村民的事儿我都知道,从你们身上我能感觉到,人民日报和咱是一家人,人民日报的记者是咱农民的亲兄弟!”

  3月下旬,我来到燕山深处、古长城脚下的周台子村,开始了为期半个月的乡村实践调查。

  刚到村口看到村里气派的双向八车道、规整的居民楼、繁荣的商业街,我发出感慨:“这哪里是个村子,简直是县城般漂亮!”村中建构了完善的乡村住房保障体系,年轻人住居民楼,60至69岁老人住福利楼,70岁以上老人免费住老年公寓楼。合理、完善的服务、养老模式在滦平县甚至河北省都堪称标杆。

  半个月的时间里,我们与村民同吃同住。白天,在人才培训中心与村民一同接受农业技术知识培训,在有机蔬菜大棚里同村民学习如何播撒樱桃种子;晚上,在村民三室一厅的房子聆听他们对当前生活的感受。“以前哪能想到过这样,过去的日子跟现在比,那真是一个地下一个天上,这多亏党领导的好呀!”村民蔡淑琴毫不掩饰一脸的骄傲,笑容不时浮现在脸上。

  岁月向后,梦想在前。周台子村百姓和干部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和成果交出了一份脱贫攻坚的优秀答卷。面对这沉甸甸的答卷,我深受感动,也倍增力量。难忘这一段乡村实践经历,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感恩生活在这个美好时代。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以他们为榜样,守住初心、扛起责任,脚踏实地、勇于作为。

HTML地图 网站地图